close

IMG_0979

們常在地理課本上看到喀斯特地形以及鐘乳石、石筍等名詞,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這個名字很酷的地形。

在介紹之前先來看一段影片吧

這是壯觀的陝西滲穴群,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喀斯特地形的一部分。

 

喀斯特地形這的名字來自亞得里亞海北端以石灰岩地貌為主的喀斯特高原,又稱為岩溶地形溶蝕地形

意思就是當可溶性的岩石遇到具有侵蝕能力的水或液體所造成的地表地面下的水文現象和地貌現象。

所以說不一定只有石灰岩白雲岩碳酸鹽類為主的岩石會形成喀斯特地形,

如以蒸發岩(如石膏、岩鹽)或以矽酸鹽為主的岩石(如砂岩、石英岩等),這些都可能會形成喀斯特地形。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造成喀斯特地形的作用:碳酸化作用,還記得我們在風化作用提到的嗎?

忘記了趕快點我回去複習。

受到碳酸化作用形成的重碳酸鹽類,隨著時間經過,二氧化碳與水氣跑走了,慢慢又轉變為碳酸鹽類沉澱,

岩溶作用就字面上的意思我們要有岩石和水體的流動才能發生這個反應,

它包含了岩體了溶蝕(Solution)沉積(Deposition)

而這些又與溫度、壓力、降雨、生物與本身的地質因素(岩性、構造等)有關,

水流沿著岩石間的破裂面或解理面等通道,不斷的溶蝕,也就形成了課本上所看到各式各樣的地貌特徵了。

   

喀斯特地形通常發生在降雨豐沛缺乏植被發達節理又易溶岩的地層、地下水面低、

地表起伏不大的石灰岩地形中,通常在石灰岩地層下面還會有層不透水層。

熱帶地區中降雨主宰了當地喀斯特地形的發育;

而在溫帶地區,冰河作用主導了當地喀斯特地形的作用。

 

 

 

還記得高中地理所教的喀斯特地形在地表上的地貌嗎,在石灰岩為主的喀斯特地形一共有四個發育過程,分別為:

1.滲穴期:此時無較明顯之洞穴系統,水體沿著岩石的孔隙溶蝕形成滲穴(Sinkhole)與岩溝(Lapies)。

滲穴期.png

2.窪盆期:再窪盆期滲穴逐漸開始增多,洞穴系統開始發達,而有些地下洞穴頂盤

開始陷落坍塌形成新的崩塌滲穴,當滲穴變大時則變為窪盆(Uvala)。

窪盆期.png

3.錐丘期:當洞穴系統與崩塌陷穴持續的發達,

最後只剩下錐丘(Cockpit)以及盲谷(Blind valley)或喀斯特塔(Karst towers)。

 

錐丘期.png

 

4.圓頂殘丘期:當石灰岩層都被溶蝕作用殆盡,原本的地下河重新出現在地表,

剩下的只有較堅硬的基石(Corner stone)留下來,當基石受到長時間的風化侵蝕,

變為較圓滑且矮的殘丘(Hum),之前介紹的巧克力丘便是此時期的地貌。   

 

         圓頂殘丘期.png

 

 

有沒有覺得學到了一些東西了呢? 喜歡的話幫我們粉絲專頁按個讚、分享出去,

定期鎖定我們每週推出的小文章呦!我們下禮拜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玩石碎碎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